全职美工 辉煌75载 与共和国同成长的劳动模范 | 蒋志农:七彩云南“水稻之父”
从“定富”到“志农”全职美工,他俯下身子,扎根农田,帮农民致富,让云南“米袋子”鼓起来。老骥伏枥、壮心不已,如今年逾八旬的他依旧站在田间地头,让老百姓吃上更香软的好米,是他最大的梦想。他,用一辈子践行一心为农、一生为农的使命,他是七彩云南“水稻之父”——蒋志农。
视频来源:云南省总工会
设计师平台1962年,在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后,随着中央加强农业的政策实施,全国范围内逐渐恢复了农业生产。云南也像其他省份一样,大力加强水稻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,力图通过引进新品种、改良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措施,寻找出一条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道路。
同年,就读于云南大学生物系的蒋志农,走出了校园的大门。一心想去中科院从事遗传学研究工作的他全职美工,却被分配到农科院搞农业,在命运的指引下,走上了一条曲折却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。
“我原来叫蒋定富,为了下决心,就把名字改成了蒋志农。”走上农业这条路,蒋志农立志做改革派,要做没人做过的研究,即使别人做过,也一定要做得更好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是我国水稻亩产实现第二次大飞跃的重要时期。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李必湖在三亚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稻,打开了培育不育系的“三系”配套突破口。与此同时,凭借《水稻品种退化及提纯复壮研究》课题研究中的创新视角和观点,年轻的蒋志农得到恩师陈侃声和同行的认可。
1974年农科所报省科委批准,正式成立粳稻三系育种课题,课题主持人的重担落到刚刚在业界崭露头角的蒋志农肩上,率队前往三亚进行课题研究。到了基地,才发现居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全职美工,他们只能上山砍树杈做床,割茅草盖房,回忆起当年的经历,蒋志农记忆犹新,“台风一来什么都没有了,年年都是这么过”。
然而,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那么的如愿以偿,由于对冷浸田“秋发”特性缺少认识,历经6年艰苦的研究,最终却以失败告终。科研工作的执念,让他牺牲了很多,甚至春节也没能陪伴家人,面对这样的结果,他苦恼、茫然、自责,上海淘宝美工包月但他并没有后悔、也没有放弃,而是暗下决心,“造成的损失,我一定以后要上百倍,上千倍,上万倍把它弥补起来。”
1982年,中日水稻合作研究拉开序幕,蒋志农等来了又一次施展才干的机会,这次他做足了准备。当日本“育种神”内山田博士率团与中方商定合作计划时,本着“一定要搞好团结,一定要作出好成绩,为中国科技人员争气,为祖国争光”的态度,主持此次课题的蒋志农带领团队从实际出发,同日方就方案进行了多轮交流,当面提出方案中不符合本地实际的问题,他追求真理、刨根问底的务实精神也给日本团队留下深刻印象。中日合作十五年间,团队育出42个品系,审定品系18个,育成品种占云贵高原耕种面积70%以上,实现出成果、出人才、出效益三大目标。
蒋志农从没有止步眼前荣誉,或许荣誉对他来说已不那么在意,对他而言“培育一个品种要十二年,真正选一个好品种不容易,一百个组合才能选出一个,尝到米饭好吃时,很开心。”对水稻育种的热爱,支撑他不断探索前行,内心深处,让云南人民吃饱饭、吃好饭也是他不懈的追求。
1995年至2000年期间,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全国农业专家共同努力下,由蒋志农主导的“米袋子”项目团队共育成粳稻品系57个,其中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11个,累计示范推广粳稻良种2684.69万亩,增产谷稻8.62亿公斤,为基本解决云南省粮食自求平衡问题作出重大贡献。
就如蒋志农对自己的总结,他的人生可分为二十年曲折路和二十年成功路,研究人员的心愿,通常是将他们毕生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结出累累硕果,为社会和人类带来实际的益处。就如他的名字“志农”,志在兴农。如今全职美工,年逾八旬的蒋志农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,带领团队攻克五常稻花香倒伏问题,“我想解决这个问题,这个是我最大的兴趣,也是我最后的心愿。”(云南省总工会 文/图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